“你好,请帮帮我,我家的下水道堵了,屋里已‘水漫金山’了,麻烦你找人来帮我弄下。”
“同志,我家的锁坏了,家人无法进出,请帮我联系找个修锁的人来。”……
“好!请稍等,我马上打电话联系师傅帮你们尽快解决。”……这是崇阳县人民法院法警沈玲琍奋战在天城镇和平社区农机小区抗疫一线的一个剪影。
疫情期间,人们长时间禁足隔离在家,生活上诸多不便,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令人焦灼心忧。保障非常时期的民生问题,属当务之急,也是老百姓是天大的事,更是每一个下沉一线党员干部在疫情防控中应该担负的主要责任。沈玲琍在疫情防控卡点值守,除了要完成县防控指挥部规定的动作外,她每天还要接待一些到卡点来求助的群众,总是不厌其烦地帮他们一一解决问题。
有一天,天正下着大雨,小区内一位70多岁的老奶奶来到卡点,说家里没有医治高血压的药了,身上没有带钱,只带了买药的医保卡,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心里很着急。
原来,非常时期,该县城的药店因内部网络系统无法正常运转,买药全是现金结算,不能刷医保卡。
沈玲琍得知后,决定用自己的手机支付宝垫钱帮老人买药,可是附近的药店没有那种药,她就冒着大雨走了几里路,跑了几家药店才买到。
“孩子,我现在没钱给你,下次一定送给你。”
“不要紧,这点钱不用送给我。我们每天在这里值班,以后您有什么事随时来找我们!”
性格温柔恬静,乐于助人的沈玲琍,非常心疼一些上了年纪容易健忘的老人,总是力所能及帮助他们,不求任何回报。
大疫当下,有的老人想买点鸡蛋、水果、慢性病药等日常所需,既没有微信,又忘了带钱,她虽然不认识那些人,却总是先垫钱帮他们购买。
“都是一些小钱,我从来没打算要人家过后还给我,但他们一回去就会送钱过来,还说上一大堆感谢的话。”沈玲琍说。
还有一次,一位60多岁的老汉因疫情阻隔,儿子在外面不能回来,他和老伴身上的现金用光了,有存折又不能去银行取钱,于是到卡点找沈玲琍帮忙。
“姑娘,我急需2000元钱,请你拿我的折子到银行去取,我把密码告诉你。”
“好的,请您等一下,我去去就来。”
钱取来了,她交给了老人。老人数都不数就准备走。
“您老当面数数钱吧!”
老人回答:“你们每天这么辛苦,总有求必应,我还能不相信你吗?”
防疫期间,沈玲琍总是把群众的日常琐事当成最重要的事来办,且周到贴心。她和同事们如此日夜辛勤的付出,很快赢得了小区群众的一致称赞和好评。
“你们每天都在这里忙碌,一定要注意自身防范啊,这些酒精是给你们用的。”有好心居民送来了医用酒精。平时,也有居民送一些水果、蛋糕、面包和奶茶等点心饮料给她们,还有居民晚上送来包子,并都动情地说:“有你们在我们就安全啊!”居民们的这些言行,让她们感觉特别暖心。
一场疫情虽是大灾难,却拉近了党群干群的距离,架起了彼此信任的桥梁与纽带。
疫情也是一面照妖镜,可以折射出人性的真善美及假恶丑。有的人虽然禁足在家,却能理解政府一些严密的举措是为了保护他们,懂得感恩。可人的素质总是参差不齐,也有的人却老是想着法儿要出去遛达。为此,沈玲琍磨破了嘴皮子不说,还经常遭人粗言秽语,讽刺谩骂。她尽管受尽委屈,却不计较这些,反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自觉理亏者最后不好意思而回。
值守的40多天里,人们在卡点看到的她,总是一副笑脸,给人一种温暖。然而谁又知道,当大家在卡点看不到她时,而她却正在医院精心照顾她病重的老公呢?
原来1月13日,沈玲琍的老公因身体感觉不适,就去武汉中南医院检查,不料发现他患有霍奇金淋巴瘤和滤泡性淋巴瘤两种肿瘤疾病。这对她不啻于晴天霹雳,感觉家的天空就要塌了。1月15日,老公在该院做了肿瘤切除手术,1月20日因武汉疫情爆发,她老公不得不回崇阳县人民医院肿瘤科做化疗。可沈玲琍自己隔离14天之后,便于2月6日如期来到岗前值守。
一天上午,丈夫又要做化疗,可正轮到她在岗值守。之前她有时和同事换班,可这次调不过来,但丈夫在医院无人照顾,怎么办?她左右为难。
“算了,你去吧,不用换班了。”一直支持她在一线抗疫的丈夫理解她的心情,说不用她管。可等她下班后去医院一看,发现老公对一种7000多元的化疗药物过敏,身上全是大包时,简直把她吓坏了。
“刚开始我根本无法接受这个事实,经常晚上一个人偷偷跑出去哭,不让家人知道,单位的同事以及我的父母也更不知道这件事。”一提到这事,她泪流满面。
3月17日,单位组织干警到和平社区集中献血,正在医院照顾老公化疗的沈玲琍听说后,连忙赶去为疫情献血300毫升。20多年来,她每年都坚持献血,并曾荣获过2016-2017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铜牌奖,为挽救一条条需输血的生命奉献了一片炽热的爱心。
疫情值守期间,她每天奔波于医院与卡点之间,而心力交瘁的她,从来不因家里的特殊情况耽误值守工作,总是提前半个小时来接别人的班。她说,将心比心,非常理解同事们想早点回家的心情,她这种“知心”无不让同事们感动和钦佩。
这就是沈玲琍,一位在大疫面前能“舍”小家顾“大家”的普通而平凡的女人,她用羸弱的双肩为社会和家庭扛起一种双重的责任与担当,她无愧于巾帼典范,为崇阳妇女树起了一道绚丽的风采。
作者:杨昀琰